查看原文
其他

他在《天堂电影院》里,把你的耳朵叫醒!

后浪电影 后浪电影 2021-09-07


时隔33年,《天堂电影院》重映版终于在今天正式登陆内地院线。

恰巧今年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,重磅推出了大师致敬单元,其中就包含意大利作曲家、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的系列作品。

我们就再来重识一下这位殿堂级大师的光亮一生。


托纳多雷聊莫里康内
 
《天堂电影院》电影修复版工作期间,导演朱塞佩·托纳多雷就重申了莫里康内对电影的贡献:
 
“这部电影给了我一切,能在导演的职业生涯中发生的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了。这是一种深刻而复杂的体验,我的一切都归功于它。这是我生命中不断出现的一部电影,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电影配乐,如果没有莫里康内,事情就都不一样了。

托纳多雷与莫里康内
 
在一篇报道中也提到了导演和老莫的深厚友谊,然而可惜的是,并没有谈到关于莫里康内个人纪录片的创作意向。
 
一些采访中,莫里康内常常抱怨:“你们总是问我关于西部片的想法,为什么不问问我怎么看待托纳多雷?

《海上钢琴师》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

《天伦之旅》

 
事实上,托纳多雷第一次接触莫里康内的音乐可以追溯到他8岁时。

当时他还不知道,几年后这位大师不仅会成为他亲密的合作伙伴,还会成为挚友,他们合作的意大利电影将被全世界铭记。
 
莫里康内聊托纳多雷
 
我们第一次交谈是讲电话。

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有能力、有热情。他来家里的时候,我让他听了不同的主旋律,其中有一首《爱的主旋律》,是我儿子安德烈亚写的。
 
后来托纳多雷成了我的好朋友,他很有原则,也很脚踏实地,很诚恳,很严肃,很严谨,非常尊重别人的专业。他不傲慢,现在的音乐素养也进步很多。

莫里康内(右)与马塞洛·马斯楚安尼(左)和朱塞佩·托纳多雷(中)
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排练电影《天伦之旅》
 
他喜欢单簧管,他的建议往往跟我的直觉判断相同。我很佩服他对电影的热情,这从他常把老电影挂在嘴边可以看得出来,电影《巴阿里亚》一开头也是如此。

 
我很佩服他尽管拍了不同的电影,却始终能维持个人风格的能力。他在工作上很重视混音的细节,他始终记得拍第一部电影时别人跟他说过的话:
 
人的耳朵没办法同时听两种以上的信号,三种更是不可能。在混音的时候,他总是把这句话放在心里。

年轻时的托纳多雷

 
托纳多雷还让莱昂内(赛尔乔·莱昂内,《黄金三镖客》导演)看了《天堂电影院》的私人试片,我也去了。我记得莱昂内深受感动。

有趣的是,莱昂内比较不认同的是小男孩那部分,而我缺觉得很美。后来托纳多雷也请费里尼看了片子,就我所知,费里尼也很喜欢。

莫里康内与发小赛尔乔·莱昂内,牛逼二人组
 
对了,我俩还合作过十多个广告,我很喜欢贝鲁奇拍的Dolce & Gabbana广告片。

D&G广告片,莫妮卡·贝鲁奇,1995


还合作过一部纪录片,关于法尔科内法官的。

重识恩尼奥·莫里康内
最初的梦想不是音乐
 
莫里康内虽然以电影配乐之神闻名于世,但他儿时的理想是医生和棋手。他特别喜欢下国际象棋,可以在棋局的双方角逐里看到无声的音乐,也可以在棋局和音乐中看到数学。

儿时的莫里康内与国际象棋
 
晚年的莫里康内与国际象棋

这是一种可以透过表象来高度抽象,提取极简法则的能力,也是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。这种洞察力本身,可以让我们在纷扰复杂、高速运转的生活里变得不那么盲目。
 
对于没能实现的儿时理想,他也不后悔。他相信就算当初做了医生或棋手,也会做到很好。
 
这份自信来自于,他总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,充满激情,竭尽全力。他的态度就是,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。
 

工作细节狂
 
老莫对待自己的音乐,就像对待子女一样,甚至把自己创作音乐的过程,比喻成孕育婴儿。所以他的认真,也体现在诸多的工作细节中。
 
作曲的时候,他除了要在纸稿上写出旋律主题,也会亲自为管弦乐部分编曲。

 
很多不及他的作曲家来说,都不会亲力亲为,他们大多只是草拟出旋律主题,其他就交给助手去做。
 
虽然莫里康内年轻的时候也给大师做过助手,但自己却不会这样偷懒,而是全部一手包办。

每次彩排的时候,他都会尽可能在场,在聆听作品转化为声音的过程中,继续学习和精进。

 
莫里康内对待工作的方式之一,便是冷静与专注。
 
他喜欢在书房里创作,除了太太玛利亚,其他任何人不许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书房。他像个手艺人一样,靠着勤奋和自律,去完成一件件工作,在工作中去实现一个个想法。

书房里的莫里康内

莫里康内与妻子玛利亚
 
“天赋源于热爱,同样源于练习和自律。时间长了,就能产生才华。所以,热爱、练习、自律、时间的积累,缺一不可。”
 
“劳模”老莫
 
他常常在静坐发呆的时候、吃晚饭的时候、躺在床上的时候,甚至睡梦中,都在思考、琢磨,在脑子里构思旋律。

所以他的床头柜上放置了五线谱和白纸,方便随时把脑子里的音乐构思捕捉下来。

 
即便在指挥音乐会的时候,他也十分专注。
 
他很清醒,相比身后的观众,在他面前的管弦乐队和合唱团才是他应注意的地方,他需要为这些音乐家们提供明确清楚的指示,这才是眼前最实在的事。

 
这种瞬间专注的能力,也是他应对焦虑的方式。
 
以专注的精神活在当下,既是他对待音乐、对待创作的态度,也是他对待生活的方式。
 
他喜欢以神圣的态度对待每个瞬间,让每个瞬间都活得热烈,活出个性。
 
也是因为这一点,我们常常可以在他的作品里,听到这种对待事物的虔诚。
 
固执的中世纪僧侣
 
在为电影作曲的时候,他的身份其实会被多种力量撕扯,需要尊重导演的想法、发行方的要求,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。即便是这样,他也在努力寻找一种平衡。

《八恶人》配乐录制现场,与昆汀
 
他认为限制本身是一种动力和激励,所以不想被动地承受,而是主动地用自己的专业去开辟一小块可以自我表达的空间。
 
用他自己的话说,即便在外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况下,他也会尝试培养一种内在的、隐秘的自由。在尊重各方需求的情况下,也尊重自己的音乐个性。
 
他形容自己像一个固执的中世纪僧侣,对音乐的构思,以一种隐秘的方式,一直都被努力地保护着。这也让他的音乐充满了神秘气息。
 
从迫于生计到高标准艺术
 
他原本想做的是纯音乐(Absolute Music),但为了养家糊口,才选择为电影配乐。

吹小号的老莫
 
一开始他什么电影都接,因为需要钱。等经济状况稍微好一点,他就开始有所取舍了,不轻易接活儿,可一旦接了,他就会做到最好。
 
他会给自己接的电影分成三大类:艺术电影、商业电影,和处于中间地带的电影。
 
三种电影对艺术的水准和大众口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所以他的工作方法也会相应不同。

赛尔乔·莱昂内与莫里康内
 
莫里康内对待工作的严谨,还体现在他与导演的沟通上。
 
如果是电影已经拍好了才来找他,他就会和导演一起看已经剪好的成片,同时记录导演的想法和要求,一起商定音乐的出入点,用计时器记录每段音乐所需要的时间。
 
为了照顾音乐,他还会跟导演讨价还价,为每首乐曲的首尾多争取几秒时间,为音乐的进入和退场做准备。

王家卫《一代宗师》出现过莫里康内创作的配乐

《La Donna Romantica》

《Deborah's Theme》

 
他喜欢可以和他一起交流的导演,哪怕是意见相反互相争吵,也好过导演不发表意见或者一味说好。

十分重视电影结构的一切决定成分,对所有的声音和画面都烂熟于心,然后才回家进入书房去工作。
 
长寿的秘诀
 
在聊过工作之后,我们再来看看莫里康内的生活日常。
 
每天早上四点钟,他的闹钟会准时响起,虽然每天起床的时候他也得跟懒惰作斗争。
 
起床后他会在四点四十到五点二十做运动,以前还会做体操,每日例行,雷打不动,坚持了四十多年,一天也不曾松懈,因为要和衰老、僵硬作斗争。

 
他知道衰弱是生命的自然结果,但是身体需要不停地活动,否则必将提前付出代价。
 
健身之后他会读报纸,了解天下事。在八点半到九点之间进入书房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 
 
深度工作一上午之后,他会在下午休息一会儿,或者处理一些急事和琐事。晚上继续运动,左右扭转脖子,活动脚踝与脚趾,一晚上会做50套动作,为了让身体保持灵活。

 
有限的人生岁月,夹在养家糊口与追求理想的中间,裹挟在时代飞速的洪流中。

人怎样才能真正听到内心的声音,找到热爱的事物,并在诸多障碍、困扰、焦虑、烦恼面前,依然义无反顾、沉住心气地做事?

今年7月6日,是老莫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。
 
用一种神圣的态度,带着对未来的远见,或许可以从莫里康内先生的故事里找到一些启示。
 

 
整理/排版/运营 | 佐爷
策划 | 后浪电影编辑部

本期书单

点击上图或“阅读原文”购买
本文部分内容源自本书


后浪电影图书内购群
超值优惠价格 独家专属周边
欢迎大家扫码加入


征稿须知,诚聘作者
热招品牌运营,高校项目经,教务实习生
创作不易,不妨动动手指,转发一下!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